场均15.8+7.5,徐杰成MVP第三候选人,杜锋该提升他的战术地位!
24-25赛季的CBA常规赛已经全部结束,接下来各个奖项也会出炉。在CBA官方公布的常规赛MVP候选人中,广东男篮的徐杰入选,个人累计贡献值排名联盟第三,仅次于广厦男篮的胡金秋和青岛男篮的杨瀚森。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多个知名媒体和多名媒体人会对MVP奖项进行投票,徐杰有可能会被评为本赛季常规赛的MVP。当然,在该奖项方面,胡金秋和杨瀚森的竞争力更大一些,不过能够入围候选人榜单,已经说明了徐杰的优秀。
本赛季绝对是徐杰完成蜕变的一个赛季,各项数据都有了明显提升:在进攻端,徐杰场均能够得到15.8分,比上个赛季多出了4.6分。不仅如此,徐杰还在两场比赛中砍下过30+,单场20+更是家常便饭。组织方面,徐杰成为了CBA联赛中的又一位持球大核,场均能够送出7.5次助攻,这个数据要比上个赛季的3.5次足足多了4次。在护框以及防守方面,徐杰的进步也非常明显,场均4.2个篮板和1.4次抢断都是职业生涯新高,毕竟“徐中锋”的绰号并不是白叫的。得分、助攻、篮板球、抢断,这四大数据的进步都非常明显,徐杰在本赛季彻底蜕变成了持球大核。
不仅数据出色,徐杰对广东男篮的帮助也是最大的。众所周知,CBA常规赛MVP是公式选法,是在季后赛球队中选出12名个人累计贡献值最高的球员,并不是说每支球队只能有一人,就像广厦男篮,就有胡金秋和孙铭徽两人入选,北京男篮和上海男篮也都有两名球员进入候选名单。不过在广东男篮,却只有徐杰一人入选,这足以说明了他对球队的帮助。经常看广东男篮比赛的球迷都清楚,其实不用看数据,看比赛就能知道徐杰对广东男篮的重要性,特别是他在组织串联方面的作用,可以说是无人可替,就连本赛季的外援都不行。
不过让人不解的是,在杜锋的战术体系里,徐杰的地位并不高,甚至远远不及胡明轩,这点在第三阶段体现得非常明显。在第二阶段胡明轩缺阵的时候,徐杰是广东男篮绝对的后场核心, 进攻组织一手抓。也就是在那段时间的巨大压力下,徐杰顶住了压力完成了蜕变。不过在第三阶段胡明轩复出后,再加上小外援伯克的加盟,徐杰在广东男篮的球权明显减少,战术地位直线下滑,甚至有时候只能在比赛中蹲底角,和第二阶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实球迷们都清楚,徐杰和胡明轩是两种类型的球员,徐杰可以是广东男篮的持球大核,而胡明轩只能是球队进攻端的一把尖刀。两相对比的话,无疑是徐杰对球队更加重要。这并不是要将徐杰和胡明轩对立起来,只是单纯说一下两人中谁更重要。徐杰在广东男篮的作用,应该和辽宁男篮的赵继伟、广厦男篮的孙铭徽差不多。不过在球队中的战术地位,徐杰就和赵继伟、孙铭徽差远了。你敢想象如果赵继伟和孙铭徽也在球队中这么被对待的话,这两人会如何做吗?对于这种情况,也有不少广东球迷为徐杰鸣不平,认为在后场的两名球员中,杜锋明显更加偏爱胡明轩,有些打压徐杰的意思。作为主教练,杜锋应该对胡明轩和徐杰的特点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做法,这点的确让人费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