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足:防守漏洞频现,末战日本面临严峻考验

作者:小小主编发布时间:2025-07-14 10:35:38阅读次数:0

图片

记者王伟报道与东亚杯首战2比2平韩国女足相比,13日下午中国女足次战4比2战胜中国台北女足的比赛,米利西奇在首发名单上调整了6人,有不小的变化。很显然米利西奇希望通过东亚杯检验他上任一年来打造的球队战力。面对实力弱于韩国队的中国台北女足,中国女足在进攻端表现得不错,但这场比赛仍没有改变防守端的漏洞频发。


很显然,中国女足防守端的间歇性失常、给对手留出的进攻空间较大,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接下来东亚杯第三场对阵日本队的比赛对中国女足的防守更是一次严峻考验。


首轮比赛,中国女足2比2战平韩国,中国台北0比4不敌日本。中国女足与中国台北女足国际A级赛交锋25次,中国女足全胜,进83球且一球未失。此前中国女足东亚杯3战中国台北女足保持全胜,进6球、零失球。从历史交锋的纪录来看,中国女足占压倒优势。所以赛前,没有人会想到,这场比赛会打出让人惊心动魄的过程。


本场比赛中国女足轮换了首发阵容,保留吴海燕、王霜、陈巧珠、张馨、邵子钦等5人,王妍雯和沈梦雨代替了姚伟和刘婧出现在首发双后腰位置,17号智杰替换了上一场首发的前锋金坤,中卫窦加星替换了汪琳琳,右后卫位置霍悦欣替换了李梦雯,门将位置用朱钰替换了上一场首发的潘红艳。


上一轮比赛对阵主场作战的韩国女足,最终中国女足2比2与对手战平,原本有赢球机会的中国女足在上下半时最后时刻都有丢球,最终被绝平,非常可惜。本场比赛赛前教练组对打韩国的两个失球进行了复盘,提出不能给对手太多的进攻空当,并且要求场上队员注意力要足够集中。


虽然首发阵容轮换得比较大,但中国女足这套阵容同样具备很强的进攻力,上半场第8分钟和第16分钟,邵子钦、沈梦雨连入2球,迅速帮助中国女足取得两球领先。半场过后,中国女足进行了人员调整,分别在前锋线上用宋端换下智杰,吕亚童换下左后卫陈巧珠,这是首次入选中国女足的吕亚童第一次代表球队在正式比赛中出场。


第55分钟,中国台北女足队员陈英惠后场右路任意球大脚将球开到前场,苏育萱右路扣过窦加星在禁区右侧抽射近角得手,中国台北扳回一分,这是中国台北女足在与中国女足国际A级赛26次交锋中首次进球。第68分钟,陈妗文中线右侧带球长驱直入至禁区右侧横传,陈昱嫀小禁区线中路无人盯防的情况下轻松推射得手,中国台北两次射正全部转化为进球,比分变成了2比2。


中国女足这两个失球均出现在防守端左侧,这与左路防守端进行人员调整后立足未稳有关,同时也说明,虽然强调了防守注意力,但中国女足的防守体系并未更好运转。本场比赛第二个失球之前,中路和右路防守队员盯人出现问题,面对对方反击时,防守端的慌乱肉眼可见。与打韩国的两个丢球相比,次战的两个丢球其实更值得警惕和总结。


在比分被追平后,米利西奇在进攻端连续换人,先是在第73分钟用张琳艳换下张馨,随后在第79分钟用唐佳丽换下沈梦雨,随着进攻端力量的增加,第82分钟终于收到成效,替补上场的吕亚童为王妍雯助攻,后者的世界波远射将比分变为3比2。补时阶段,张琳艳助攻邵子钦头球破门,将最终比分定格在4比2,邵子钦东亚杯两战已经轰入3球。

图片

东亚杯首轮比赛中国女足在比分领先的情况下,最后时刻被韩国女足绝平,赛后米利西奇表示要好好研究一下为什么球队在比赛中轻易失分,中国女足必须确保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但在对阵中国台北的比赛下半场第10分钟和第23分钟连续被对手在左路撕开防线,防守端的脆弱再次凸显,值得反思。


本场比赛结束后,米利西奇表示:“我认为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掌控着比赛。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我想说我们的控球率至少有75%。我确定我们至少有20次射门,我们掌控着局面,但在下半场的10到15分钟里,我们确实没有展现出一支国际球队应有的心态。我们让对手重新回到了比赛节奏中,让比赛的最后阶段变得比本应有的更加艰难。”


虽然有惊无险赢下了比赛,但比赛过程赛后也被媒体和球迷热议。对此,吴海燕的赛后发言显示,女足姑娘并没有丢失信心:“我们现在这个队伍也是一个全新的队伍,在新老交替的阶段,遇到这样的一些问题,我觉得都是很正常的,我觉得我们也应付得非常好。在领先的情况下被对手扳平了,但我们还是没有放弃,用我们的行动去展现出我们平时训练的一些东西,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对于下一场对阵日本女足,吴海燕表示:“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很久没有跟日本队比赛了,今天这场比赛结束之后,我们会用更好的状态去迎接这个对手。”

图片

标签:
收藏
分享
发表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