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小胜香港,进球的居然又非前锋,国足“锋无力”显得格外刺眼

作者:小小主编发布时间:2025-07-15 20:24:24阅读次数:0

在2025年东亚杯的激烈角逐中,国足终于在与中国香港队的比赛里,以1-0的比分艰难取胜,避免了垫底的尴尬。然而,这唯一的进球并非来自前锋,国足“锋无力”的顽疾在这届赛事中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成为球迷心中难以言说的痛。

图片

回顾东亚杯前两场比赛,国足分别以0-3和0-2的比分负于韩国队和日本队,一球未进。进攻端的疲软,让国足遭受了无数质疑。在这场与中国香港队的较量中,国足从开场就全力进攻,试图打破进球荒。比赛第20分钟,终于迎来转机。当时,国足在前场打出精彩配合,张玉宁吸引防守后巧妙分球,黄政宇从后插上,晃过防守球员,一脚低射,皮球直挂球门右下角。这粒关键进球不仅是国足本届东亚杯的首球,也是黄政宇在国家队的首粒进球。

图片

可令人遗憾的是,全场比赛下来,除了这粒进球,国足的锋线球员们依旧没能有所建树。张玉宁多次获得机会,不是射门被对方门将神勇扑出,就是击中门框错失得分良机;王钰栋在场上积极奔跑、突破,却也始终无法将球送进对方球门。下半场,国足继续加强进攻,张玉宁和王钰栋更是在开场5分钟内连续两次击中门框。第69分钟,张玉宁曾头球破门,但裁判判定徐新角球先出底线,进球无效。此后,久尔杰维奇连换三人,试图改变场上局势,但锋线球员依旧没能抓住机会。

图片

国足“锋无力”的问题由来已久。在过往的比赛中,就常常出现得势不得分的情况。锋线球员把握机会能力不足,临门一脚缺乏准星,战术配合也不够默契。这背后,是球员个人技术和心理素质的双重短板。在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时,锋线球员们往往容易紧张,技术动作变形,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同时,国内联赛水平有限,锋线球员在日常比赛中缺乏高质量的对抗和锻炼机会,导致他们在国际赛场上难以适应高强度的比赛节奏。

图片

而从战术层面来看,国足的进攻战术也较为单一。大多时候依赖边路传中,缺乏多样化的进攻手段。一旦对方对边路进行严密防守,切断传球线路,国足的进攻就容易陷入僵局。此外,中场与锋线之间的衔接不够流畅,中场球员无法及时、准确地为锋线球员输送炮弹,使得锋线球员常常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图片

此次东亚杯,虽然国足最终小胜中国香港队,避免了垫底,但“锋无力”的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未来在国际赛场上,国足依旧难以取得理想成绩。这需要从青训抓起,提升年轻球员的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教练团队也要精心打磨战术体系,丰富进攻手段,加强各条线之间的配合。唯有如此,国足的锋线才能真正“锋利”起来,在赛场上收获更多进球,带给球迷更多希望 。

标签:
收藏
分享
发表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